党务工作
党务工作
学习园地

【学习时报】项昌乐:研究型大学如何提升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

日期: 2023-05-12浏览:

512日,《学习时报》刊发中国工程院院士、校党委书记项昌乐署名文章《研究型大学如何提升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全文如下:

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或区域发展的战略支点和活力源泉,也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研究型大学,立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的“坐标点”,处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促进“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的“结合点”,目标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勇攀科技高峰并不断追求卓越、赢得未来的“制高点”。

找准方位:把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坐标点”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作为研究型大学必须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局,把握方位、把牢方向、勇担使命。

准确把握研究型大学所处的时代坐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既面临新的战略机遇,也面临着新的重大挑战。新的战略机遇来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中,我国所具的“时”与“势”;新的重大挑战,来自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外部打压遏制可能升级的情况下,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需”与“迫”。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研究型大学尤其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贡献力量。

研究型大学要率先在“双一流”建设中实现新突破。每个世界强国发展的背后,都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其主体是研究型大学。这些大学之所以发展成世界一流大学,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将卓越追求植根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土壤,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水乳交融的关系,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我国研究型大学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率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汇聚形成一流大学群体的宏大力量。

研究型大学要勇担使命发挥战略作用。研究型大学的战略作用一方面体现为国家及区域硬实力,研究型大学通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产出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支撑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形成区域高等教育中心,进而对国家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强支撑。透过历史我们也观察到,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迁移与人才中心、创新高地的迁移基本同步,研究型大学的兴起是其风向标;另一方面,研究型大学的战略作用也体现为国家及区域软实力,研究型大学往往是优秀文化和创新思维的策源地,形成思想文化高地和辐射源,在校园内以文化人、启迪心灵,在国家及区域中激发智慧、成风化俗,在国际上促进人类进步、文明互鉴。

“三位一体”:聚焦“三个第一”结合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部署,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为此,研究型大学要聚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不断推进教育逻辑、科技逻辑、人才逻辑的深度自洽,进一步凝练内涵特色,进一步融入体系载体,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显著加速,在若干学科领域形成全球比较优势并逐步呈现引领之势。

在“结合点”上集成力量、融入体系。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鼓励自由探索的同时,应强化科研力量的组织化和集成度,主动融入新型举国体制、国家实验室体系,有力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建设,要与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形成外部协同,通过学科组织、学科交叉机构和团队形成内部协同,以科研体制改革和科技评价改革为牵引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全链条创新。发挥人才智力密集优势,善于在服务国家战略咨询上出谋划策,善于以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文化,善于通过参与或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或国际科技组织等促进人类共同福祉。

在“结合点”上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研究型大学要将人才培养与开云体育nba 应有的强关联、高协同推进为一体化、深融汇,对内依托研究型大学重大科研平台,对外强化与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建设科教融汇创新特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深化校地合作、城校共融、校企协同,促进教育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师生扎根大地、建功立业,支撑主干产业、培育新动能。加速研究型大学知识成果外溢转化,推进产业化,形成立足区域、辐射全国、影响全球的研究型大学“知识经济圈”。

在“结合点”上融入人才中心、创新高地。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研究型大学自身即是卓越人才汇聚、创新思想和成果荟萃之地,根据国家“3+N”人才规划布局,主动融入、支撑引领,在集聚创新要素中发挥强烈的“聚变效应”,努力成为中心之中的战略支点、高地之上的高原高峰。坚持把汇聚吸引第一流的师资人才队伍作为头号工程,综合优化软硬件条件,集成为竞争力和吸引力,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集聚效应,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引领未来:抢占创新驱动发展的“制高点”

研究型大学的精髓在于“创新”,持续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既在当下提供战略支撑,更在未来引领创新。研究型大学是极具典型意义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长于从源头回答科学问题和从底层解决基础技术问题,是以创新驱动赢得未来的关键力量。

瞄准“制高点”实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新突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发挥研究型大学聚才、育才作用,坚持以一流师资培育一流人才。在坚持高等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深化对研究型大学学生成长成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探索,探求中国化、时代化方案。基于“研究型大学—研究性学习”逻辑,推进教学全要素改革,采取超常规举措创新育人模式,加大探索实验试点,带动形成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整体突破。

瞄准“制高点”实现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新突破。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之中,研究型大学要坚持“四个面向”,主动把握学科交叉融合之变、开云体育nba 范式之变、基础研究转化周期之变、知识经济与创新驱动之变,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时要坚持创新定力,摒弃急功近利、浮躁跟风的行为,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坚持面向基础前沿,敢闯“无人区”,破题“从01”,主动谋划前瞻引领、超前探索,赢得未来发展先机。

瞄准“制高点”实现研究型大学发展模式的新突破。我国研究型大学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很重要的是进一步破题“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究型大学一方面从传统研究型大学模式迭代或转型而来,另一方面按照新的大学使命和大学理念设立或创生而来。应将新型研究型大学置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积极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新目标、新路径、新模式,通过提升治理效能,激发其改革创新活力,发挥其作为高等教育“试验田”功能,以新求变、以新促变,在探索大学体制机制创新中先行先试,走在时代前列。

原文链接: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3-05/12/nw.D110000xxsb_20230512_1-A6.ht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