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物理学院本科毕业生深造率以79.69%位居全校首位,本科毕业生深造率创学院历史新高。随着各大高校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陆续公布,据青塔整理公布2022年就业质量报告的114所“双一流”建...
近日,2022年CAR-ASHRAE学生设计竞赛颁奖活动在上海新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我校建设工程学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学生张津育、李果、李泽和建筑与艺术学院建筑学专业学生罗婉婷共同设计...
上海朴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2006年-2008年硕士就读于我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2007-2012年入职齐鲁证券,就职于资产管理部、固定收益总部等部门,2013-2014年担任上海嵩宁投资管理...
4月7日至9日,首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过程数字创新竞赛总决赛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的60支队伍进入最后决赛阶段。经过激烈角逐,开云平台首页 化工学院“DUT-Inno5”团队(学生:陈孝萱、吴雨...
4月1日,第33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年会暨第8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实践与创新作品大赛、第7届全国高校安全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论坛决赛在山东青岛圆满落下帷幕。经激烈角逐,...
黄越,开云平台首页 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20级本科生。连续两年大类排名前二,2021-2022学年近9成课程90分以上,超过4成课程95分以上,先后获得了MathorCup高校数学建模挑战...
周明慧,女,中共预备党员,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广播电视学2020级本科生,现任人广2001班学习委员、人文学部团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部长。她连续两年专业排名第一,实现单项奖学金从1到5的突破,...
温庆林,北京北特圣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北特圣迪)董事长,我校1983级机械工程专业校友,高级工程师。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全国文体康旅装备联盟副理事长、全国剧场标准化技...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高校网络教育名师遴选结果,全国仅10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宏伟教授成功入选。刘宏伟教授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大连市妇联兼职副主席,从事马克思...
北京成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北京青年校友会会长。1986年—1990年本科就读于我校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毕业后先后在黑龙江省水利厅和国家水利部工作,曾获黑龙...
邓菱儿,开云平台首页 未来技术学院2020级本科生。在人工智能领域,不断地进行大量模型训练是提高AI技术最基础、最重要的途径,而作为一名人工智能专业学子,邓菱儿也如同训练AI模型般,一步步迭代她从青涩到成熟的“青春模型”。数据收集:迎难而上、奋起直追的学业模型大一时期的邓菱儿学习成绩并不算优异。大二经过专业分流,转到人工智能专业后,她的排名甚至一度跌至年级前40%之外。数学基础不牢固、专业理论复杂抽象……课业上的困难揉成一股巨大的压力,让邓菱儿十分焦虑,一度难以确定自己前行的方向。与辅导员老师郭凯名的一次谈话,启发了她去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如果找不到确定的方向,那就“自己给自己的努力一个方向”。邓菱儿回忆起当时郭老师的鼓励:“好好努力,你有机会拿国奖!”听闻此言,邓菱儿震惊之余又有点哭笑不得,但暖心的激励还是在她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彼时的她想:既然这是个方向,不如自己试一试呢?就这样,邓菱儿开始了自己一路摸爬滚打的探索之路。花大量时间精力投入学习是邓菱儿先迈出的重要一步。“课上听不懂,课下时间补。”一节课的内容,邓菱儿课前课后要花三四个小时去查阅资料、补充知识、加深理解。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收集是模型训练的基础;...
1月21日,香港工程院(HKAE)宣布,11位杰出专业人士当选为院士。这11位新当选的院士于2024年12月9日的第31届周年大会上获选,并于今年1月20日在唯港荟举行的典礼上正式荣任为香港工程院院士。这些新院士在工程领域均有卓越贡献。我校校友陈国华、王钧位列其中。陈国华我校无机化工专业校友。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世界化工联合会理事会主席。王钧我校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本)、系统工程专业(硕)校友。香港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智能讲座教授。香港工程院(HKAE)成立于1994年,是一个致力于推广和促进香港工程领域的杰出组织,旨在促进合作、创新和卓越,为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推动社会进步,促进香港和国家的发展。香港工程院由来自各个学科领域的杰出院士组成,是被誉为领域内的领袖,在工程科学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近日,我校生物工程学院刘田教授团队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可定制的生物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软生物材料和活组织中的应力分布”(Tailorablebiosensorsforreal-timemonitoringofstressdistributioninsoftbiomaterialsandlivingtissues)的论文。我校博士生原烽堠为第一作者,大工为第一单位。在生物材料中,机械应力分布的可视化,对于理解生物过程和优化材料设计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复杂动态性、结构多样性和脆弱性等要求,活体软材料的应力可视化仍然具有挑战,需要技术创新。团队通过单分子力谱等微观应力手段的帮助,基于极限应力范围对各个元件进行合理设计,成功开发出FTSM-CBM-1。随后,作者通过原位拉伸-FRET验证了该探针的稳定性,确保了结果的可靠性。基于该平台,通过简单的浸泡即可实现对材料2D和3D应力的半定量可视化,进一步实现材料的微观结构预检及断裂预警。检测结果与有限元模拟高度吻合。基于Förster共振能量转移的力传感模块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模块-1(FTSM-CBM-1)的设计与人造材料相比,活体生物材料如昆虫表皮,由于成分多样、结构复杂、运动形式丰富以及生物安全性等,对应力分布的实时检测提出更苛刻的要求。在此,FTSM-CBM...
荧光蛋白探针因其本身属于蛋白,具有比普通化学类荧光探针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兼具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使用方便等优势,因而在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近日,我校医学部刘波教授研究团队基于荧光蛋白技术研发了系列新型探针,连续两篇论文发表在探针和传感器领域的Top杂志ACSSensors上。在生物医学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易于获取和强大的分化潜力,在疾病治疗和医美领域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MSCs检测鉴定方法通常需要固定杀死细胞,无法实现实时监测。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名为LV-cp的新型非侵入式荧光蛋白探针,能够无损伤鉴定MSCs,同时可以实时监测其分化过程。LV-cp探针基于“开启型”荧光蛋白(Turn-onFPBs),当探针与MSCs细胞结合时,荧光蛋白的荧光信号会显著增强,从而实现高精度的细胞检测和识别。此外,LV-cp探针还展示了其在细胞纯化中的应用潜力。通过流式细胞术,团队成功分离出高纯度的MSCs,并验证了分选后的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功能完整性。这一技术大大简化了传统基于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MSCs检测方法,其应用前景广阔,有望在组织工程、干细胞治疗和医美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图1LV-cp探针识别和动态监控MSCs肿瘤转移占癌症致死的90%以上,有效...
2月10日上午,校长贾振元带队走访沈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戴继双出席座谈会。我校副校长王博,集团公司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张勇,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机械工程学院、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科研人员参加座谈签约。贾振元表示,开云平台首页 与沈鼓集团共同打造新型校企合作和科研组织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一直高度重视与沈鼓集团的合作,未来要继续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在开云体育nba 、人才培养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现“立足长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互利共赢”的合作愿景,共同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戴继双表示,开云平台首页 对沈鼓集团的发展给予了长足的支持,希望双方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健全校企产学研创新合作制度体系,强化人才培养、核心技术突破、重大装备研制等方面的产学研融合,助力沈鼓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会前,贾振元一行实地调研了沈鼓转子车间、定子车间、总装车间、核电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