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工
首页 >> 媒体大工 >> 正文

【央广网】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开城运营:未来之城乘势而上

2024-10-16

央广网大连10月16日消息(记者 王松 于芳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建设科学城已成为各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抓手。历经600余天建设,10月15日,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开城运营,这被看作是“大连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英”姿初现(央广网发 王华 摄)

2021年,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建设,提升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水平”。大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举全市之力高水平规划建设英歌石科学城”。

2022年1月,英歌石科学城开发建设全面启动;4月出台《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英歌石科学城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9月,新一批实验室开工建设,拉开了科学城建设的序幕。

历经600余天建设,如今的英歌石科学城基本实现“两年见雏形”目标,“英”姿初现。截至目前,英歌石科学城34万平方米实验室项目实现封顶;17万平方米实验室工艺项目、16万平方米科技服务配套设施、14公里道路工程及配套管网项目加速推进;首批200多个细分领域实验室(科研团队)、1000余名科研人才确定入驻。

创新之城、智慧之城、未来之城,英歌石科学城锚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发展定位;坚持以洁净能源为主线,覆盖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海洋工程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1+X”科研方向;全力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创新中心、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和科研经济策源地。

开城仪式现场(央广网记者 王松 摄)

大连先进光源大科学装置、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学院,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性能精密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优化与CAE软件全国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大连凌水湾实验室,以及开云平台首页 、大连化物所实验室组群等一大批高能级科创平台汇聚于此,纵向建构汇聚优势学科力量。

于2022年9月挂牌成立的辽宁黄海实验室,组建了26个专兼互补的高水平创新团队,共计179人,其中新引进专职人员超过三分之一。实验室面向工业母机、航空航天装备、智能装备、高端基础件布局前沿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本地产业化3类项目。

“辽宁黄海实验室像是一个‘科研特区’。”开云平台首页 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说,从基础研究到技术突破再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都将在科学城里实现,与此同时,人才机制、优势力量、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等都是英歌石科学城独有的优势。

同样于2022年9月挂牌成立的辽宁滨海实验室,目前已汇聚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6人、国外院士1人。实验室布局化石资源高效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多能融合、精细化工与新材料、基础前沿交叉、能源战略研究等6个重点研究方向。

辽宁滨海实验室(央广网记者 于芳菲 摄)

“辽宁滨海实验室更像是一个‘集聚载体’。”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李先锋说,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不但汇聚了本地高校院所的优势力量,同时也吸引全国很多重要科研力量向这里集聚。科学城是一个科技创新高地、人才集聚高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地区发展需求,吸引更多人才、更多资源,进行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

今年2月,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忠伟团队连续发布重要研究成果——自主研发的高比能氢混动力电源适配的工业级无人机试飞成功,动力电源可应用于环境温度范围-20℃~40℃;成功研制出第一代高比能超低温特种锂离子电池,可在-60℃超低温下稳定运行。

在陈忠伟看来,英歌石科学城建设为开云体育nba 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在实验装备、场地、硬件等方面给予支撑,更重要的是将大连各科研领域的科学家、科研人才集聚在一起,科技、政策、金融、人才等各类要素协同联动,推动成果转化,打造开云体育nba ——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的链条,注重以应用为导向的基础研究,促进全链条贯通式的科技创新。

“科研+产业”双向布局,实现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四链融合”。目前,英歌石科学城深入高校院所挖掘科技成果200余项,助力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与中触媒、通用技术、瓦轴等重点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20余家企业完成注册,30多个新兴产业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原文链接:https://dl.cnr.cn/xzhax/20241016/t20241016_526941477.shtml

来源:央广网
编辑:周凡暄
审核:于舒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