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任职:人力资源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党委人才办公室主任)【兼党委组织部副部长】
性别:男
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博士
所在单位: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信号与信息处理.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电子邮箱:cong@dlut.edu.cn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丛丰裕在2002和2007年从“上海交通大学”分别获得本科与工学博士学位;从2007年至2013年在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工作(职称依次为博士后、初级讲师、助理教授和副教授),并且于2008-2010年在职攻读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哲学博士。
从2013年12月开始任职开云平台首页 教授,博士生导师。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脑电相关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神经科学学会副会长,获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前沿杰出青年学者”、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
丛丰裕研究方向为脑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等高度交叉的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学。出版一本英文专著,发表英文期刊和会议论文近200篇,其谷歌学术H因子为26(2023年5月)。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一项(2016-2024)、和辽宁省 “揭榜挂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一项(2021-2023)等10余项国家级纵向课题。
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课题组基于开云平台首页 信息类学科与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学科群的合作,开云平台首页 信息类学科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脑医学学科群的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精准选择合作领域,强化创新伙伴关系,面向脑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培养认知神经科学方法学的跨学科人才,解决使用功能性脑成像技术进行认知神经学科和脑医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大数据分析难题,从而更好地发展脑科学。
创新培养模式:本项目以攻读博士学位为主要派出类型。这类学生完全在中外方双导师制度下联合指导其培养全过程,这样学生培养基于导师的前期合作,培养不脱节。特别地,双导师联合从硕士阶段(甚至是本科毕业设计阶段)开始规划硕博连读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从而实现国内读硕士、国外读博士的硕博联合培养新模式。这种新模式允许学生放弃“短平快”的研究课题,转而研究“挑战性强的课题”,利用6-7年时间连续攻关,从而获得显著成果,同时也提升人才培养效率。
欢迎保研和考研的学生加入丛丰裕课题组,参与这种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模式,联系方式:Cong@dlut.edu.cn。